翻译是对外学术传播的重要平台,同时,其本身也是一种对外学术传播活动。理想的翻译状态应该是两个平等互动的主体间的交流和对话,双方都应该认清自我,回归本真,不应该丧失自我。
对外学术传播说到底是传播,具有传播的基本特征。基于此,笔者认为,理想的对外学术传播状态应该是:在充分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基础上进行双向性交流和对话,交流对象之间不是主客观性关系,而是形成平等互动的主体间性关系,从而实现个体的共同发展,获得新的知识,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本文试图结合笔者的翻译实践,就中国文化/哲学关键词翻译与对外学术传播问题,与大家讨论和分享,以使翻译在对外学术传播中更好地发挥中华文化的传承作用,使中国能够与世界平等对话和交往。
关键词翻译中的“自我丧失”
1995年,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提出了“归化”(domestication)和“异化”(foreignization)翻译理论。前者是作者向读者或目的语文化靠近,以便读者阅读到符合其文化习俗、流畅易懂的译文,而后者是译者让读者向作者靠近,把异文化渗透到译文中。他提出,在翻译史上,由于出版社和读者都喜欢可读性强的译文,所以“归化”翻译方法大行其道,长期以来占据了主导地位。
长期以来,西方人在关键词的中译英时采用了归化策略,让中华文化走进了西方世界,但同时也破坏了中华文化的原貌;更令人担忧的是,我国学者采取“拿来主义”态度,跟随西方人的译法,致使中华文化长期被误读或误解。有时,我们不得不放弃国人心目中根深蒂固的某些符号,比如,“中华龙”在奥运会吉祥物最后一轮审定中被淘汰就是一个例证。
这种现象在我国的对外翻译中比比皆是。如2014年11月10日,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的发言中,习近平主席讲了这么一句话:“这两个建筑一方一圆,这蕴含着天圆地方中国的哲学理念,形成了阴阳平衡的统一。”
外交部对此文的翻译是:The one has a square exterior, the other is round in shape. Ancient Chinese saw earth as square and heaven as round. These two structures, standing next to each other, are a perfect illustration of balance and harmony。为了照顾外国受众,译者采取了“归化”翻译手法,尽量向目的语文化靠拢,以使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因此将“天”译成“heaven”,同时将“阴阳”两字省略掉了。
但此译法带来的弊端往往被人忽略。第一是“准确性”问题。“Heaven”的意思是:a place where God is believed to live,译成中文是“天国”或“天堂”,有超绝的上帝包含其中。而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没有超绝上帝的概念。因此,把天译成 “heaven” 并不准确,相对应的英文应该是“sky”。第二是“自我丧失”问题。“阴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概念,是中国的辩证法思维,是中国人基本的思维方式。研究中国哲学的西方学者如李约瑟(Joseph Needham)、克劳德·莱威斯特劳斯(Claude Levi St rauss)、纳森·西尔文(Nathan Silvin)、葛瑞汉(Agnus C .Graham)和郝大维/安乐哲(David Hall/ Roger Ames)等皆用“阴阳宇宙观” 或“阴阳思维方式”来表达中国的辩证思维特点,并以此与西方对立、分隔的二元论相区别。对于普通外国人来说,“阴阳”也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词语,只不过经常被错误地说成 “yin and yang”,把两者一分为二, 其实应该是 “yin-yang”,表示一个整体。所以,在翻译中隐去“阴阳”一词等于丢失了自己的文化之根。
可见,“归化”策略的弊端显而易见。当弱势语言文本进入强势语言文本时,在翻译过程中往往被归化或同化,导致弱势语言文本所包含的异质因素无法体现在译本中,读者也就不能接触和了解异域民族特性和语言风格特色。
如何回归自我,重构对外学术传播话语,摆脱单一的主客观性传播,建立主体间性的合理传播,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重构对外学术传播话语
从传播的本质是平等对话的原则出发,笔者在翻译《印象中国》一书时,选择了“异化”策略,力争保持中华文化原貌,推动文化多样性。以下以“仁”这一词语的翻译为例。
“仁”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词语,因此也常被西方人译成“benevolence”(慈善)、“altruism”(利他主义)、“goodness”(善良)、“humaneness”(慈悲)等等。值得注意的是,第一,“仁”的内涵远远超出“慈善”、“慈悲”、“善良”、“利他”等意思;第二,更为根本的是,中国语境里没有一个超绝的上帝,因此,“慈善”也好,“利他”也罢,皆非神性,而是人性。
《论语》中对“仁”有多层次的阐述。第一,孝为仁之本。《论语》第一章《学而》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第二,话语诚恳、谨慎是“仁”的体现。《学而》中说:“巧言令色,鲜矣仁”;第十二章《颜渊》里说:“仁者,其言也仞。”第三,能为他人着想的人是仁者。《雍也》中指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第四,仁者多善待他人。《颜渊》中还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五,不坐享其成的人可谓仁者。第六章《雍也》写道:“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第六,安静的人多仁者。《雍也》里说:“仁者乐山。”第七,乐观的人多仁者。第十四章《宪问》中说:“仁者不忧。”第八,仁者多自我克制。《颜渊》中写道:“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第九,仁者多有节操,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第十五章《卫灵公》写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第十,仁者多广泛学习且能坚持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疑问,联系当前情况思考。第十九章《子张》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第十一,能够在天下实行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五种品德,就是仁了。在第十七章《阳货》中,子张问孔子仁是什么,孔子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子路问是哪五种。孔子说:“恭、宽、信、敏、惠。”第十二,仁是人性的一切美好品质。《八佾》中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笔者以为,鉴于“仁”有如此多的内涵,在中英文本转换时,直接译为“ren”为好,然后可再根据上下文加以注解。
在中西文化传播与交流中,西方汉学家将“仁”等中华文化核心概念传播到了四方。但由于西方学者的翻译多采用“归化”策略,有意无意地体现了西方民族中心主义,导致长期单一主体性或主客性的中西文化传播,而非真正自由平等的对话和交往。如今,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如何与西方文化对话,关乎中华文化的复兴。因此,笔者提倡“异化”翻译策略,凸显译者的角色,使译者成为架设两种文化的桥梁,成为两种文化自由平等对话和交往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