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5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yl12311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主办的北外为公讲堂第五十九讲“全媒体传播体系构建:理念、路径与经验”在图书馆三层报告厅举行。新华社研究院研究员、原副院长刘光牛担任本次讲座主讲人,讲座由yl12311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邓秀军教授主持。
【嘉宾介绍】
刘光牛,新华社研究院研究员、原副院长,新华社国家重点实验室数据专家,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中国新闻史学会常务理事。
【观点精粹】
·面对媒体格局、传播方式、舆论生态的深刻变化,必须按照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的要求,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做大做强主流舆论。
·打通“台网”“报网”界限,按照信息数据一次采集、多种生成、聚合传播的理念,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的流程再造、共融互通。通过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等各类媒介形态,能够适配广播、电视、手机、报纸、图书等全部终端,让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
·创新内容表达是全媒体新闻报道在内容层面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特点:着力视觉呈现,丰富视听形式,将内容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提升内容的鲜活感和感染力;对接社交化、伴随式、沉浸式需求,构建相应的传播形态,强化适配渠道能力,提升传播效果;转换视角,形成对话叙事结构,善用亲民语态,引发互动。
讲座内容
作为多年深耕新闻实践领域的专家,刘光牛研究员凭借多年的新闻媒体经历和研究观察经验,对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进行了深入阐述。
刘光牛研究员首先从概念层面切入,结合全媒体传播体系涉及的传统媒体、新媒体、全媒体、媒体融合和媒体转型等多个概念的产生和演变,梳理了全媒体传播的产生背景与基本理念。他认为,全媒体是媒介融合的必然产物,这一概念随着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应用和普及,从以前的“跨媒体”“多媒体”逐步衍生而成。全媒体传播主要指传统媒体工作者出于对传统媒介形式衰落走势的主动应对,通过采编、传播流程再造,实现不同媒介间的交融和媒体发布通道的多样性,使得受众获得更及时、更多角度、更多听觉视觉满足的媒体体验。同时,全媒体时代不断发展,呈现出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即“四全媒体”特点,主流媒体必须顺应“四全媒体”发展趋势,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用好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重要契机。最终实现用户以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均可完成信息的融合接收,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获得任何想要的信息。
刘光牛介绍了全媒体传播在实践层面的多种模式及近年来全媒体运营的发展成就。如报社的全媒体新闻中心模式、“报网合一”模式,是将报纸不同部门及报纸和网站的资源进行整合,同一批人员同时运作相同内容及不同媒体形态,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台网互动”已经成为广电部门发展新媒体的普遍做法,这种模式以图文并茂、音视频同步、多点互动为特点。目前,人民日报社形成报、刊、网、端、微、屏等10多种载体的传播新格局;新华社加快通讯社业务的深度融合,实现“一次采集、N次加工、多元分发、全媒体覆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三台整合为契机,实施“台网并重、先网后台”战略。按照2020 年中央提出的“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原则,当前各级媒体正完善融合发展,探索建立“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运营模式。
刘光牛还结合实例,生动具体地描述了全媒体新闻报道创新内容表达的主要方法和特点,比如:着力视觉呈现,将内容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丰富视听形式,提升内容的鲜活感和感染力;转换视角,形成对话叙事结构,引发互动;对接社交化、伴随式、沉浸式需求,构建相应的传播形态,提升传播效果;善用亲民语态,加强主流价值引领,同时强化适配渠道能力等。
讲座最后,主持人邓秀军老师向刘光牛研究员表达了感谢,并对讲座内容作了简要总结。他表示,刘老师从全媒体传播体系构建的背景、理念出发,介绍了全媒体传播的路径与实践经验,同时对未来的全媒体传播发展趋势与有效途径作了展望,体现了刘老师对新闻传媒发展实践的深入思考研究和对事关国家命运的党的新闻事业的深厚情怀。
供稿:赵瀚泽
指导老师:刘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