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我拍的人不“普通” ——做高级记者是一种什么体验:刘建生专访

作者:时间:2016-11-26点击数:

透过刘建生老师的镜头,我们看到了那些熟悉又陌生的面孔。习近平、奥巴马、希拉里、梅德韦杰夫……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和高贵特殊的身份形成了一种奇妙的观感。在他的镜头下,领导人纷纷脱离了固有的标签,变得生动、柔和起来,有着与普通人一样的真实情感与需求。

 

摄影无捷径 术业有专攻

“摄影是一种符号语言”。中外领导人形象摄影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政治性。为了体现人物的政治身份,摄影师必须抓住现场的“符号”。所谓符号,就是国旗、国徽等具有明确标志性和代表性的物品。在普通人拍出的照片上,符号仅仅就是一个标志。但在刘建生的精妙构思下,符号与领导人的结合变幻莫测,妙趣横生。

 “摄影既然是语言,就有文学性,文学里的修辞全部可以用到摄影中。”刘建生这句话引起了我们的兴趣。“不仅仅是比喻,还有夸张、通感,只要你敢想敢拍,就没什么不行的。”经验的积累造就了刘建生的手到擒来。想要掌握对空间的巧妙运用和对画面的准确预判,除了练习,没有捷径。

在他向我们展示的照片中,有一张尤为引人注目。照片中的领导人仿佛置身仙境,云蒸雾绕。画中人手指天空,指点江山,意气风发。“这张才是真正的‘风云’人物啊。”有观者不禁赞叹道。“这张绝对没有p过(指没有用Photoshop等软件处理过),其实只用了简单的遮挡。”刘建生有点得意地说。这个幽默、耿直的大叔毫不吝啬地和我们分享着他的拍摄经验与技巧。

 

摄影无畏 重在创新

政坛风云莫测,令人望而生畏,不敢妄言。穿梭于各大国际峰会的刘建生却似乎“惯看秋月春风”。他告诉我们,在拍摄每个领导人之前都必须阅读大量的资料,将其生平事迹牢记于心。摄影时结合人物的性格特点,再加以设计,拍出来的照片才会与众不同。拍摄领导人并不是枯燥的、千篇一律的,相反,这个过程是有趣的、值得探究的。除了微笑着挥手、严肃地发言,领导人还有很多表情值得回味琢磨。拍照需要创新。只有突破固有印象,大胆地构思,才能展现出不一样的领导人。透过刘老师的镜头,我们看到了和普通人千差万别的政治家忽然变得生动平实,有“人情味”起来。

 

兴之所至 无需等待

谈到平时的兴趣爱好,刘建生说,自己的人生仿佛错了顺序。早些年,在大家都争着攻专业、学技术的时候,他却迷上了围棋,一门心思地钻研棋艺。待取得一定的成绩之后,又转而迷上了古典音乐。“那时候,一个月就挣200块钱,一张CD100块,我还是买了很多。”刘建生笑着点起一支烟,“在领略了许多风景之后,我才想起自己的‘正事’,这才拿起相机去拍领导人了。”刘老师的坦率、真性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生活往往多平淡、少激情,我们总是埋头向前冲,却忘记欣赏路上的美好。

“年轻人就该多尝试,你们想当摄影师的,拿着相机去拍吧,等啥呢还。”

 

每个人都是一壶酒,而刘健生这一壶,因为有着丰富的阅历和不拘一格的个性,而愈加老辣厚重,令人回味无穷。



刘建生在接受采访


人物名片

新华社高级记者,1954年出生。198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同年分配到新华社摄影部中央新闻组至今,采访过数百位中外领导人的活动以及多次重要的国内外重大会议。


供稿/赵晟萱

摄影/龚    宇

记者/赵晟萱、赵汗青


【责任编辑:樊亚欣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