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娟娟应邀至国新学院举办讲座并受聘为客座教授

作者:时间:2015-05-08点击数: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中心副主任关娟娟于57日晚以“我是一名国际新闻传播者”为题,为北外学子带来了 “国际传播论坛”系列讲座的第四讲,并受聘为北京外国语大学yl12311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客座教授。在讲座中,关老师结合驻国际电台耶路撒冷记者站的工作经历,分享了国际新闻从业者的心得体会,并就如何当一名国际记者为同学们提出了建议。

 

 

在讲座的开始,关老师强调,从一个普通人到国际新闻传播者的转变,重点在于向世界讲好中国的故事。中国故事外延广泛,内容丰富。关老师也提到她作为耶路撒冷驻站记者的1999年至2002年间,讲中国故事的手段少,外界对中国的了解也很少,这也是当代国际传播所面临的一个问题。

在讲座的过程中关老师为大家分享了她的从业生涯中的一件小趣事:2000年,电影《卧虎藏龙》成为了耶路撒冷电影节的开幕电影,在影片放映结束后,不少外国人都把敬佩的目光投向了她与另一位拥有中国面孔的记者,仿佛认为他们也能像电影里的中国人一样在林间自由地游走穿行。这件事印发了她对中国国际形象传播的新思考:什么时候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可以抛开武打片中的形象呢。

 

 

后,关老师表示,无论是普通人还是新闻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传递着中国故事,并以各自的方式传递给海外。而他们的区别在于普通人可以自由分享评论与情感,而新闻人作为事件的旁观者,不应该在报道中加入自己的情感要尽力客观地为受众呈现事实。  

在讲座的过程中,关老师表示,作为中国故事的传播者,国际记者还必须学会为目标受众考虑。新闻是有选择的事实,在面对不同的受众群体时要选择不同的角度进行报道。在面对国外受众时,要讲我们想要令他们了解的故事。此外,我们还要对语言保持一定的敏感性,并了解受众的文化。要去了解受众是如何理解我们的故事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作一名合格的国际记者,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供稿/王怡文 

摄影/张凯旋

【责任编辑:张凯旋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