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12311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举办“再思媒介:物质性与身体的视角”主题讲座

作者:时间:2019-06-13点击数:

6月3日下午,yl12311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在阿语楼504会议室举办“为公讲坛”第七讲-- “再思媒介:物质性与身体的视角”,主讲人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系主任刘海龙教授。yl12311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部分师生参加讲座。

刘教授首先引导大家思考:AR等新技术出现和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新闻理论如“5W”等是否仍然适用,面对新技术挑战,如何挖掘资源,从其他视角看待媒介。他以响水爆炸事件举例,面对这类突发且传统记者无法进入现场的新闻事件,无人机视角(上帝视角)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刘教授引用《观察者的技术》中的观点,技术改变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但技术并非中性,响水爆炸事件中体现出的其实是在政府舆情控制和对无人机的干扰下,机器之间的博弈,即无人机躲避干扰获得图片报道的竞争,这也类似于传统新闻记者突破封锁拿到新闻的竞争。对新闻事件的认知构建因为有了技术、物质等的参与,开始由传统的“你的照片拍的不够好是因为离得不够近”转向在新闻报道中应“拉远视角”。

接着,刘教授讲解了“传播”和“物质性”。在介绍完凯瑞对于杜威两种传播观的解读后,刘教授提出对传播的另一种理解:物的中介与连接、物的组织与塑造作用和普遍的过程,并指出,当前主流传播研究重视精神研究,而忽视物质研究。刘教授列举了麦克卢汉、基特勒等学者对物质性“革命”的理论研究、“物质性”的六种研究进路和物质性转向的意义。

随后,刘教授由物质性引入身体与物质和信息传播之间的关系。刘教授介绍,作为媒介和基础设施的身体,具有使用方式多样性和透明性的特点,身体与其他媒介的结合和解放体现从唯一性到流动性,作为物的身体和作为心的身体则体现身体的可逆性。因此应该从身体出发思考传播而不是从传播出发思考身体。刘教授指出,关于传播的研究是大众传播的研究,面对新媒体冲击,应该通过身体来重新审视和反思传播研究,并以席琳的身体二重性理论证明要重视生物性的身体。

最后,刘教授介绍了缺席的在场理论和身体视角下的经典传播理论。

本次刘海龙教授的讲座紧跟学术前沿,具有前瞻性,给yl12311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师生带来了启发和思考。


(责编:杨慕茜)

(审核:张思妍 乌诗茜)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