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仁山教授讲述调查性报道的选题策划和采访技巧

作者:鲍欣雨时间:2020-07-13点击数:

7月7日晚,yl12311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在线上举办“为公讲坛”第十九讲“调查性报道的选题策划和采访技巧”,中宣部、教育部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双千计划”聘任学者余仁山主讲。讲座由yl12311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院长助理、副教授刘滢主持,学院部分师生参加。

余仁山教授将本次讲座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讲述,分别是调查性报道的选题要求、选题来源以及采访技巧。

余教授首先介绍了调查性报道的三要件,并分析了新闻策划的基本要件,包括策划主客体、传播对象、策划方式等。他指出调查性报道一般需要提前策划,甚至需要请教一些与采访行业相关的专家,并以自己做过的报道来加以佐证。他详细讲解了新闻策划的12种选题属性,其中着重分析了需要特殊情况特殊分析的新闻性、讲求快速和深度的时效性、普遍存在并有借鉴示范意义的普遍性以及媒体追求最高境界的独家性。

“好选题是成功的一半”,在此基础上,选题来源的原则是“天罗地网,应收尽收”,明确了选题的八大来源,分别是他媒、自媒体、受众、内参、线人、同行、国外和独家发现。同时,他结合自身经历详细讲解了线人和同行这两个来源,指出记者应广交朋友,整合资源,合力推动报道的完成。

在采访技巧中,余教授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联系当地“土著”,掌握对方咨询;二是遵循“十同十缘分,五个层次”交友之道,广交天下朋友,实现全国“漫游”;三是增加知识储备,全面了解地情;四是拓宽“视力范围”,精通“旁门左道”,包括行政区划、电话区号等知识。

余教授指出,新闻报道有其自身的新闻规律和传播规律,要想做好调查性报道,必须俯下身段,认真研究新闻规律,提前做好策划功课,深入接触报道领域,才能实现报道意图,从而取得与受众、社会共赢的良好效果。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针对调查性报道感兴趣的部分向余仁山教授提问,余教授结合自身实例进行了解答,同时他对同学们未来在调查性报道方面有所成就表示期待。

余仁山,中宣部、教育部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双千计划”聘任学者,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资深记者,《焦点访谈》栏目策划。著有《揭秘新闻调查——调查性报道的选题、策划及运作》一书。


(责编:鲍欣雨)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