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连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会长单位

作者:时间:2020-12-09点击数:

12月4日至6日,中国新闻史学会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以下简称外新史学会)2020年会在南京大学举行。本届年会以“新冠疫情背景下的全球传播暨外国新闻传播史专题研究”为主题,由外新史学会主办,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承办,我校yl12311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协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深圳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全国3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就外国新闻传播发展史、跨文化传播实践、国际传播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交流分享。会议同时举行了学会常务理事会换届仪式,选举北京外国语大学yl12311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成为新一届会长单位。

4日晚,学会举行常务理事会。时任学会秘书长、我校yl12311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院长姜飞教授介绍章程中关于换届的规定与要求。外新史学会原会长、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孙有中报告下一任会长酝酿过程,提出新会长人选名单,经全体参会常务理事审议并投票,选举姜飞教授为新一届外新史学会会长。随后,孙有中会长对2015-2020任期内的学会发展作报告。学会常务理事成员对北外连任会长单位表示祝贺,并对学会未来发展提出宝贵建议。

3CC2B

5日上午,会议开幕式举行。在开幕致辞中,南京大学副校长邹亚军教授介绍了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近年来的学科突破以及成果,对参会的全体人员表示欢迎和感谢。外新史学会原会长孙有中教授对会议能在线下成功举办表示高度认可并感谢南京大学的精心筹备,总结了外国新闻史传播研究的发展历程,强调了学会的4C+核心价值,即自由的学术交流(Communicate)、密切的学术合作(Collaborate)、活跃的学术创造(Create)、和谐的人际关爱(Care),以及学会秘书处为上述目标的实现做到全方位的团队协同。新任会长姜飞教授感谢团队的高度信任与一致支持,提出要传承学会和谐、互助的学术氛围,把学会工作带到新高度。

在主旨论坛上,深圳大学传播学院辜晓进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刘海龙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唐海江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yl12311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魏伟教授、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纪莉教授、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胡翼青教授等分别以《COVID-19:逼迫全球报业加速转型》、《作为方法的病毒传播》、《我们今天为何做中国媒介考古?》、《穿破氤氲:新冠疫情背景下北京冬奥会的国际传播对策研究》、《新冠肺炎国际传播现象与国际传播问题反思》、《复数亦或单数:当代媒介理论的知识地图》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辜晓进教授从疫情对报业的冲击和在这场危机中受益的报纸出发,反思了当今社会环境下传媒生态的改变;刘海龙教授对比分析了人际传播和病毒传播,提出了媒介研究的新角度;唐海江教授探讨媒介考古之于中国文明的价值,提出要立足于中国媒介实践,挖掘其中的灵韵与生命状态;魏伟教授分析了疫情期间体育领域发生的变化,提出要睿智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冬奥故事”和“一带一路故事”;纪莉教授反思了疫情期间出现的疾病污名化、种族歧视和新种族主义现象;胡翼青教授以媒介媒体的单数复数形式切入点,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媒介理论的发展。

分论坛围绕“外国新闻传播历史与发展”、“跨文化传播历史与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传播专题研究”、“新冠疫情背景下的媒体传播与信息治理”四个主题展开。与会的专家学者就学科热点和前沿问题展开深入讨论,聚焦新时代全球传播和跨文化传播的媒介生态链转变,展现传播史研究中的问题意识和现实关怀,开拓后疫情时代传播史研究的新路径。

3BD93

闭幕式上,各个分论坛主持人对论坛主要内容进行了小结。新任会长姜飞教授发表闭幕式致辞,对会务组和志愿者的工作表示感谢,对本届年会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与会者把握时代特点,采用最新数据,对不同国家进行了研究,本届年会对生态链革新下的全球传播颇具现实指导意义。随后,孙有中教授宣读了本届年会的“优秀论文”表彰名单,并向获奖者颁奖。我校yl12311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谢庆立教授荣膺“优秀论文奖”。闭幕式由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胡翼青教授主持。

12891

4DF03

中国新闻史学会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成立于2008年。是经民政部批准,由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媒体组织的单位和个人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学术团体,是隶属于中国新闻史学会的二级专业学会。该学会是国内高校新闻与传播学科唯一专门从事国际新闻与传播研究的学术组织,旨在从全球视角比较研究中外新闻与传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我校自2015年成为该学会会长单位,秘书处设在yl12311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本届继续连任该学会会长单位既是对我校yl12311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学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的确认,也必将进一步促进我校新闻与传播学科的大发展,提升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责编:马晶晶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