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者论坛】多方共商新时代多语种国际传播人才培养

作者:韦慷时间:2021-12-23点击数:

12月4日,北京外国语大学yl12311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主办的“新时代的多语种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内涵、挑战及路径”青年学者论坛顺利召开。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钟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君超,中国日报新媒体中心主任柯荣谊等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主流媒体的专家学者和青年学子相聚云端,展开研讨。

论坛由yl12311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刘沫潇老师召集和主持,受北京外国语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校级项目青年学者论坛项目支持,旨在通过汇集各方智慧,厘清我国多语种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现状,辨析多语种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探索提升多语种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效能的路径方法。



论坛分为主旨演讲和圆桌研讨两部分。主旨演讲环节中,钟新教授、王君超教授和柯荣谊主任分别就“复合技能,共情力与思考力:多语种国际传播人才的素质构成”“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的构建与创新”“ 解构与建构: 中国日报新媒体国际传播案例浅析”主题进行发言。



钟新教授指出,当前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应致力于构建包含三个层级的“全民国际传播体系”:第一级为各级国际传播专业媒体构建的国际传播体系;第二级为各涉外行业部门构建的国际传播体系;第三级为其他非涉外行业部门的广大民众构建的国际传播体系。相应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也涉及三个层级,分别为:国际传播与公共外交专业人才学历教育(贯穿本硕博);国际传播与公共外交素养教育(包括领导干部培训、媒体专业人才培训、各行业公共外交专业人才培训);国际传播与公共外交大众素养培育(面向大众)。钟新教授表示,国际传播人才需要培养多维度的复合能力,包括语言能力的复合,新闻生产能力的复合,知识结构与多种意识(如新闻核心价值意识、受众意识、用户意识、多媒体意识、平台意识、沟通意识等)的复合。此外,跨文化共情能力也是多语种国际传播人才的重要素质与优势。



王君超教授辨析了国际传播中“话语体系”“叙事体系”“话语方式”等关键概念,说明了新媒体技术和媒介融合如何形塑传播叙事,并对比了“微信体”叙事和传统叙事的差别。王君超教授指出,当下对外传播中,新闻界话语方式改革已蔚然成风,主流媒体要学会把政治话语、学理话语转化成老百姓都听得懂的大众话语,了解国外受众的心理和他们习惯的话语方式,做有针对性的传播。除不断发展变化的话语方式外,王君超教授认为对外传播还要关注叙事体系。为了应对对外传播中叙事体系遇到的新挑战,国际传播人才一方面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传统叙事体系;另一方面也要借鉴网络时代的语言风格,用更加清新、通俗的叙事方式,传播好中国声音。当下,“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探索方兴未艾,中国特色叙事体系构建既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学术层面的归纳、论证和探索。



柯荣谊主任结合中国日报新媒体中心国际传播的经典案例,从解构和建构两个角度生动阐释了主流媒体如何在国际传播中发出中国声音,表明中国立场。在解构方面,柯荣谊主任举例了新媒体中心的事实核查类栏目《起底》,该栏目主要针对西方涉华不实报道,运用短视频的形式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解构西方政治文化宣传链;在建构方面,柯荣谊主任以知识传播为特色的解释性视频为例,说明主流媒体如何创造出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贴近海外受众尤其是Z世代新闻阅读偏好的优秀产品。此外,柯荣谊主任还从用人单位角度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提出了四点建议:第一,注重外语表达和交流能力的培养;第二,提高新媒体意识,增强渠道、运营、分发思维的培养;第三,深化对国际舆论场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媒介平台的认知;第四,增加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历史、哲学等学科的知识储备,注重学科的交叉融合。

圆桌研讨环节,来自清华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昌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高校的青年教师和学子以及来自中国日报、中新社、新华社等主流媒体的记者编辑围绕“多语种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理论内涵和战略意义”“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学跨学科知识共享及多语种复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与‘大思政’研究”等主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专职教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王沛楠提出国际传播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应该“通专融合”和“内外融合”, 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梁骏老师认为要在国际传播领域进一步讲好中国的体育故事,提炼中国体育文化符号,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此外,国际传播要加大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关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要做好课程思政。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田香凝老师表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要把党史教育、国情教育、初心教育和爱国教育放在第一位,培养学生的社群意识和全媒体技能,适应媒体变革,用实践育人。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张焱老师认为国际传播工作有必要在多元的语言场域发声,全方位增加和国际受众的共振,希望通过此次论坛形成学术共同体,增加跨文化传播和国际传播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日报新媒体编辑焦洁表示,中国当前仍然面临严峻的国际舆论环境,为提升传播效果,中国日报正积极尝试以外国人的视角和声音讲述中国故事。中新社政文部记者李京泽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为国际传播人才提出四点建议:知己知彼,确定方向;整体把握,拿捏分寸;保持清醒,重视舆论;创新内容,深度发展。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传班硕士研究生龚辅直结合自身经历,介绍了北京外国语大学yl12311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重视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思路和教学方针。北京外国语大学20级新华社多语种国际传播实验班学生、意大利语专业的操兰漪认为新闻素养和国际视野是国际传播人才必不可少的品质。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日语(新闻)专业学生邴舒表示,国际传播人才需要深入了解对象国文化,这有助于对国外受众讲好中国故事。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与国际传播”方向硕士研究生占梓楠希望自己能通过翻译与国际传播的复合,在把中国介绍给世界,把世界介绍给中国方面作出贡献。



本次论坛针对新时代下多语种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有益探讨,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给北外老教授回信精神的积极落实。


供稿丨韦慷

排版丨朱小萱

审核丨刘沫潇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