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为公讲堂|方卿:出版学科理论与历史前沿探究


2023/04/02  

3月6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yl12311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主办的北外为公讲堂第四十八讲“出版学科理论与历史前沿探究”在国内大厦408会议室举行。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方卿教授担任本次讲座主讲人,讲座由yl12311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何明星教授主持。


嘉宾介绍

方卿,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科学》杂志主编,世界出版联合会会刊LOGOS等多家学术期刊编委,兼任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副理事长,高等学校出版专业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出版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管理学科组评审专家,新闻出版总署重大项目咨询评审委员会委员等职。曾入选多项高层次人才计划,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观点精粹

Ÿ 出版物体现价值观,一本书就是一代人。

Ÿ 出版业在西方归属创意文化产业,可见出版早已跳脱传统的编、审、校、印、发等环节,更为注重前期的策划和创意。出版哪一本,不出哪一本,都是学问。

Ÿ 出版就像是一枚硬币,一面是文化,一面是商业。出版固有社会效益,例如提倡全民阅读是提升全民素质的最佳途径,但是最直接的目的还是提高经济效益。

Ÿ 出版学研究的前沿问题聚焦技术变革,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为出版学带来了三重问题,即法律问题、学术伦理问题、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问题。


讲座内容

讲座伊始,方卿教授就深入浅出地谈到了他对出版概念的理解。方教授认为,出版是一种建制化的、有组织、有目的、将内容公诸于众的人类社会活动,以特定载体传递信息和数据,包括出版内容、介质和组织等要素。方教授表示,出版物体现价值观,“一本书就是一代人”,一些出版物在培育青少年价值观、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方教授就出版学科的边界谈了一些心得体会。方教授特别提到,除了上述文化视角,出版也是一种商业行为和商务活动,是管理学和经济学问题,这一点从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对出版的定义就可以得出。换言之,出版像是一枚硬币,一面是文化,一面是商业。出版固然有其文化意义,例如提倡全民阅读是提升全民素质的最佳途径;但其最直接的目的还是提高经济效益,这方面我们国内学界还重视不够。

方教授强调,策划环节是图书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更多关注。出版业在西方归属创意文化产业,可见出版早已跳脱传统的编、审、校、印、发等环节,更为注重前期的策划和创意。“出版哪一本,不出哪一本,都是学问。”方教授以《中国可以说不》和《中国不高兴》为例,认为这两本书在营销上的巨大成功来自于作者对当时社情民情的敏锐洞察力,整个出版过程体现了策划创意的商业价值。

关于当今出版界的前沿问题,方教授分享了他对于未来出版内容发展趋势的经验判断。他认为,出版前沿问题将更加聚焦于技术变革,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为出版学科带来了三重问题,即法律问题、学术伦理问题、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问题。例如,在内容生产模式经历了从PGC(专业生产内容)到UGC(用户生产内容),再到AIGC(工智能生产内容)的嬗变之后,人工智能的著作权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方面,数字人文对学术出版的影响和冲击太过巨大,相关问题需审慎处理。

讲座最后,何明星教授向方教授表达了感谢,并对讲座内容作了简要总结。他谈到,方教授的分享深入浅出,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厚度,对国际出版、国际传播的实践者、研究者都有很大的启发。



供稿 :韩记硕

指导老师 :李琳熙

排版 :王晓雨

审核 : 崔灿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