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第三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论坛”分论坛纪实

作者:朱一达 李庆豪 林续廖 刘潇玥 万立良 向冰雪时间:2023-06-06点击数:

6月3日下午,第三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与实践高端论坛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落下帷幕。本届论坛聚焦“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全球传播”,42所高校、媒体和政界的学者、从业者共同研讨党的全球传播理论与实践,以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党的国际传播事业深入发展。本届论坛包括开幕式、主旨演讲及四个分论坛、两个博士生论坛。本届论坛由北京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与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大学中国共产党新闻史虚拟教研室协办。

分论坛一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教学研究”,10位专家学者聚焦这一主题进行了研讨,由北外yl12311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马新观中心主任高金萍教授主持,云南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廖圣清教授任评议人。




围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国特色新闻学研究,四位学者分享了他们的深入思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杨保军以《新闻业态的问题构成》为题,提出中国新闻业态的问题构成包含本体论、业态论和关系论。本体论考察何为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元问题;业态论分析何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闻业的规律;关系论探索自媒体和智能传播蓬勃发展的情境下,职业新闻与非职业新闻的关系、人为主体新闻和智能体新闻的关系。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新闻实践研究中心主任张垒教授以《普通还是特殊?——对西方数字新闻学的再思考》为题,考察了西方数字新闻学中,数字性与新闻性的共生。他认为数字新闻学处于西方社会政治的学术延长线上,西方政治生态演变对新闻理念产生着直接影响。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叶妮副教授以《马克思恩格斯涉华新闻:核心议题、理论视角和历史价值》为题,分析了马恩新闻报道及评论文章中体现的新闻思想,认为马恩涉华新闻反映了东西方贸易交往空间交叠中的动态变迁关系,也映射出物质生产实践对新闻这一意识形态现象的深层影响。重庆大学董天策教授与史磊合作的《从“报刊的有机运动理论”审思“新闻反转”研究》,基于660篇关于反转新闻的研究论文进行了可视化分析,认为报刊对事件真相的揭示是一个有机的过程。只有通过报刊的有机运动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追求,才能确保新闻的真实性。

三位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实践,分享了所在学校的经验。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新闻系主任、财经新闻研究所所长谭云明教授以《三色共融,把文章写进田野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的创新实践》为题,介绍了中央财经大学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实践特色,即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底色、以新闻学主流为本色、以财经新闻为特色。北京外国语大学yl12311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刘沫潇副教授以《加强国际传播能力视域下的新形态教材建设:现实需求、编写策略与开发路径》为题,围绕国际传播新型教材建设,指出新型教材与传统教材最大的区别在于问题导向。新型教材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最大程度开发利用了线下教学的互动性。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新闻传播教研室郭菲副教授以《内蒙古地区高校马新观教育路径创新研究——基于内蒙古12所高校马新观教育的实证调查》为题,提出马新观教学应该打破专业壁垒、丰富教学方式、在实践中践行马新观。

 三位媒体从业者与学者结合案例,探讨了马新观的内涵与党报理论。中国教育电视台副总编辑、三级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志君以《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之新闻真实研究——以<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创作过程为例》为题,提出《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创作实现了三个真实的统一,即人物本身的真实、作品中人物的真实与受众眼中人物的真实的统一。贵州日报报刊社高级记者、副主任肖郎平以《文风概念的认识误区及其政治属性还原》为题,提出文风研究的一个关键词是党性原则,党的文风体现着独一无二的无产阶级属性和人民属性。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郭淼以《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视域下舆论引导中的调查研究》为题,提出调查研究是真实舆论的前提、是获知舆论全貌的必要方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的必然要求。

分论坛二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新闻史研究”,10位专家学者从多个角度、多个阶段考察了中国共产党新闻史。北京外国语大学yl12311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郑一卉教授主持,河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韩立新教授任评议人。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主任邓绍根以《建党前后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为题,梳理了青年毛泽东学新闻、干新闻、思新闻的过程,并指出这些丰富的学习与实践经历对毛泽东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形成自己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产生了深刻影响。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韩立新教授与张慧娜考察了《晋察冀日报》1947年的316篇土改报道,发现该报土改报道与土改运动、土改政策同频,结合土改运动的发展,进行了引导性的二次社会动员,借助物质力量逐渐生成精神力量,充分体现了媒体的价值特色和社会责任。上海大学二级伟长学者、特聘教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宣传教育基地主任朱清河提出对于马克思新闻观中国化的理解必须放在大的理论逻辑演化中,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实际是列宁思想的中国化。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廖声武教授对《救国时报》13期专刊的报道内容进行了分析,梳理了该报专刊的特点:主题集中于抗日救国、追求民族自由解放;聚焦重大事件纪念和重要人物纪念;以手书体做通栏标题,或大号字标题加框;注重时效性。

复旦大学马新观教学与研究基地副主任、新闻学院林溪声副教授以《向世界说明中国:改革开放深化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的重大转向》为题,考察了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的党的对外传播策略,认为这一时期大外宣格局基本确立,这一时期外宣工作原则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与新时代习近平国际传播思想既有时间上的传承,也有空间上的重合。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复旦大学马新观教学与研究基地研究员胡栓对马新观视域下的舆论动员思想进行了探讨,清晰梳理了舆论动员思想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并据此提出了新时代做好舆论动员工作的实践逻辑。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张珂副教授以认知新闻学的视角,从新闻思想史多元流变的角度考察了早期民国新闻人对苏联新闻事业的认知,她指出民国新闻人对苏联新闻事业的认知是全方位的,是在“世界眼光,中国立场”中完成的,是经历了“排斥-接受-倡导”过程,在民族危亡时刻做出的重要选择。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商建辉教授与王亚楠合作的《旅俄华工及其组织与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研究》,分析了旅俄不同主体的各具特色的传播方式,正是这些多样的传播实践搭建了当时共产国际与中共革命的桥梁。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朱叶副教授分析了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官埃文斯·卡尔逊关于八路军游击战的叙事与报道策略,从某个角度来说,这较为完整地向世界展现了中共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抗日动员机制和游击战的战略成效,为1944年以后中共开展外宣打下了舆论基础。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唐荣堂讲师辨析了“国际传播”“对外宣传”“对外传播”“跨文化传播”等概念,从三个角度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国际传播的三条历史经:由内而外、仪式教育与在地化。

分论坛三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形象全球传播理论”,10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共产党形象全球传播理论”议题展开学术研讨,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陆柳主持,北京外国语大学yl12311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副院长刘滢教授任评议人。




北京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陆地着眼于分析抗日根据地的周边传播,对抗日根据地空间建构的三个阶段开展了非常扎实的研究,提出了国际周边、城际周边、人际周边的概念。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郝雨教授以《对外传播中国话语体系之魂——兼论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题,聚焦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抓住了对外话语体系建构的底层逻辑。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罗坤瑾教授以“大翻译运动”为案例,运用了扎根理论和三级编码,从布迪厄的三个实践层次(资本、场域和惯习)及情感传播路径(共鸣、共振和共情)之间的关系探究虚假网络舆情的情感生产逻辑。北京联合大学新闻传播系教授、全球修辞学会视听传播分会常务副会长惠东坡引入媒介话语间性视域下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传播体系建构的多维视角,即垂直视角、水平视角和对角视角,为建构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传播体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路。

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徐惊奇副教授考察了抗战期间《纽约时报》书评栏目的文章,研究发现通过个性和写作风格不一的原作者和书评作者的再次传播,中共的国际形象变得更加多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西方世界对中国形象的刻板印象和固有认知。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国话语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助理教授王智丽以政党形象建构理论为指导,总结了中共国际形象传播的现状,分析了导致国际形象传播产生认知困境的原因,其中包括政治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从自塑、他塑等角度提出了优化路径,对国际传播现实实践有重大的指导价值。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广电系主任陈明聚焦中国共产党国际传播的挑战与对策,提出要加强顶层设计、做大做强主流媒体、弘扬人类共同的价值体系、全面提升传播的吸引力,提高舆论斗争的水平。

复旦大学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助理研究员胡冯彬基于2014年至2022年间所有《媒体社会责任报告》分析媒体报道的重点和媒体责任边界的变化,强调媒体社会责任的重要性。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许涌斌博士后与刘宣伯的研究从东方主义概念讲起,延伸到“自我东方化”和“再东方化”,通过分析国际影评网站和国际社交媒体对《流浪地球2》的评价评估其传播效果,并对“东方”这一概念进行深刻反思和重新诠释。北京外国语大学yl12311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蔡珂博士后研究了中共二十大以来非洲媒体对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建构分析,发现非洲媒体对中非合作发展议题的关注度高,中国与非洲之间拥有良好的传播基础。

分论坛四的主题是““中国式现代化与讲好中国故事”,10位专家学者从国际传播实践角度进行了研讨,北京外国语大学yl12311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刘生全教授主持,北京外国语大学yl12311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相德宝教授任评议人。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马新观研究中心主任陈守湖以《中国式现代化对外话语的三对辩证关系》为题,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既具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中国式现代化所面对的是既具历史性又具现实性的中国意识形态。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高春艳副教授对TVB纪录片《无穷之路》进行了多角度分析,提出中国不缺乏好故事的材料,而是缺乏讲好故事的媒体。《无穷之路》以港人视角、微观叙事、体验式采访、敬业高效的团队、知名主播的加,全流程融入互联网思维。同济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徐翔教授与余珺君合作的《迈向“领袖城市”:国际社交媒体平台的中国城市内容传播趋同效应与结构》,提出了“领袖城市”的概念,认为高“领袖城市”能够引领其他城市向其内容进行靠拢。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彭翠副教授以《论新时代记者的职业操守与涵养直到——重读郭超人的<记者论>》为题,分析了新时代记者的重要素质去去第一线、掌握语言能力、采写基本功、激情,以及调查研究的基本功、丰富的知识储备、人民至上的立场、责任担当与新闻理想。

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雷副教授与刘航睿合作的《新时代以讲好中国故事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路径探析》提出,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的出路在于,多方共力;创新传播策略;打造国际传播人才智库,以提升中国国际传播能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高级编辑孙蕾蕾提出纪录片是一种最具原创性和思想性的视听媒介,应充分发挥纪录片叙事特点,创新中国话语的全球表达。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滕姗姗副教授以《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体育国际传播的内涵、现状与启示》为题,她认为应主动出击争夺体育视角下的话语权;在无国界平台构建中的凝聚共识;中国自身国际性综合赛事品牌搭建获取制播优势。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雷与吴冠儒合作的《理解习近平国际传播重要论述的四个维度》,解析了习总书记国际传播系列论述的理论维度、历史维度、实践维度、价值维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雅虹副教授分析了主流媒体视频号宣传报道的特点,提出了影响主流媒体视频号舆论引导的因素。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张宏跃副教授以《对外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路径》为题,提出对外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路径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区分对象,科学实施;坚持党群融合、政企配合、专精结合。

博士生论坛一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史论研究”,9位博士生参与研讨,北京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祝和军主持,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姚建华任评议人。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宋佳以《“新闻党性”的知识考古》为题,指出“新闻党性”是由一代代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为夺取政权、建立政权与巩固政权所熔铸建构的具有民族特点与时代特征的话语表述系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曾林浩在《从数字到数据:中国共产党的大数据治理观念起源与变迁》的发言中,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数据治理”作为一种复合观念”(idea-complex),基于中国特定的社会条件生成并流行,促进了中国通信技术的基础设施建设。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文希以《从“跨”到“转”: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创新路径》为题目,探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创新路径探析。在“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下强调双向互动,共荣共生的转文化传播是对跨文化传播的概念升级。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师萌的《马克思英国<人民报>新闻实践研究初探》一文,对马克思1852年至1858年参与编辑英国宪章派报刊《人民报》的新闻实践过程进行考察,总结了这段新闻实践中马克思的工人报刊思想,并提出对马克思与恩格斯英国工人报刊实践继续深入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北京外国语大学yl12311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博士生李庆豪在《何以自我言说: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研究》中,认为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是党的国际传播能力的具象化呈现,是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有力载体,党的全球形象是中共新闻发布国际传播效能的重要表征。北京外国语大学yl12311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博士生崔笑宇以《人民传播人民: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人民观”研究》问题,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人民中心”成为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实践的根本逻辑,构成党对外传播话语体系中人民观的基石。

北京外国语大学yl12311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博士生王野在《提高中国共产党国际传播建设对策思考——加强引领塑造新时代 海外“中共观”研究》中阐述了新时代海外“中共观”的性质、内容、基本框架、研究意义等基本内涵,并对引领塑造积极正确的新时代海外“中共观”的现实困境和问题难点进行分析。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强若琳以《媒介视角下的延安新秧歌运动再考察》为题,认为其开展与传播打破了存在于党群、阶级、个体与地域间的壁垒,生成关系的同时缓和矛盾,实现了差异性主体的联结。北京外国语大学yl12311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硕博连读生张江浩在《马克思主义美学视域下论<抗敌报>的报道侧重与人民引导》中,发现了《抗敌报》中基于人民理性、人民劳动以及人民自我意义赋予等报道侧重与实践特色。

博士生论坛二的主题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形象传播研究”,10位博士生参与研讨,北京外国语大学yl12311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吴梅红副教授主持,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虞鑫副教授任评议人。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黄鑫以《政治传播视角下“宣言精神”的当代形象建构及传播进路》为题,从“宣言精神”的历史文本形塑、政治仪式构建、媒介形象塑造、当代传播进路、当代传播价值等方面进行了学理化解读,并就其政治认同等实质价值进行了展望。北京外国语大学yl12311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博士生王喆以《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视阈下中国共产党形象全球传播路径研究》为题,认为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对全球传播理念的转型升维、推动构建全球传播新秩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韩逸伦以《重编技术代码:大众技术高效赋能党的全媒体传播》为题,认为党的媒体需要找准发展定位,在技术应用过程中“协同进化”。北京外国语大学yl12311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博士生郑佳以《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宣传片的叙事修辞研究》为题,从叙事修辞的研究范式探讨中国共产党形象宣传片《CPC》的借鉴价值。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博士生林阳以《讲述前进的中国:全国两会“通道”新闻发言人口语传播观察》为题,以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议题呈现、源于媒体深度融合的语态变迁和立意辞达言融修辞的逻辑建构三维视角进行了具体分析。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王文浩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形象在电影中的传播》为题,从电影中精神形象和物质的双重属性特征着眼,对中国共产党形象进行了形象解析与构建释疑。北京外国语大学yl12311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博士生万立良以《美国对华舆论斗争中的智库角色、影响及应对》为题,就美国智库对华知识文本特征、对华主要议题的认知评析进行了分析。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郭斐珺、刘胜男以《推开世界的门:探索时期中国的海外展览及国家形象建构》为题,从探索时期入眼溯源了中国海外展览,论证了海外展览与社会主义对外传播体系建设的相关性。北京外国语大学yl12311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博士生李丹以《人民选择:<良友>与中国共产党形象研究》为题,立足历史性时间线述评了《良友》画报的已有研究,清晰地梳理了《良友》画报呈现的中国共产党形象。

闭幕式上,云南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廖圣清教授、河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韩立新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yl12311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副院长刘滢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yl12311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相德宝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祝和军副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yl12311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吴梅红副教授,向参会代表报告了六个分论坛的研讨情况。北外yl12311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教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主任高金萍致闭幕词,她指出,北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与实践高端论坛是一个跨界交流的平台,这里包容了学界、业界与政界人士,汇聚了新闻传播学科、马克思主义学科的精英,大家相互砥砺,共同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研究与实践。面对两个大局,实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要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稳步拓展党的全球影响力,与世界人民分享中国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供稿 | 朱一达 李庆豪 林续廖 刘潇玥 万立良 向冰雪

摄影 | 江皓 王欣 崔笑宇

排版 | 王晓雨

审核 | 高金萍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