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上午好,我叫洪凯云,来自青海西宁广播电视台。今天,对于我来说是特殊的一天,我完成了从一名媒体工作者到学生的身份转换,我终于来到了北京外国语大学,成为了博尔顿项目的一名新生。昨天,是我第一次走进北外的校园,沐浴着秋日明媚的阳光,品味着浓厚的书香气息,望着拖箱子拎着大包小包前来报道的新同学,我的内心激动万分,同时也百感交集。这是一次梦想的再出发,我带着从业四年来的收获与困惑,选择回归校园。
2015我年毕业于重庆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法学双专业,随后回到家乡进入青海台,成为了一名出镜记者、新闻主播、大型活动主持人。我所在的青海经视是全省收视第一的民生频道,和大多数主流民生节目一样,在青海,老百姓只要遇到解决不了的事,就会给青海经视打电话,帮办记者一帮到底。有人说记者是无冕之王,他们铁肩担道义,替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
在我入职后第3天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深刻的理解。作为新员工频道安排我们接听热线,倾听并记录观众诉求。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是2015年7月5日,晚上八点多我接听了一位大学生打来的电话。男孩说,他的父亲一个月前在建筑工地打零工时,不慎摔伤了脊椎,包工头扔下5000元后便消失不见。她的母亲智力障碍,生活无法自理。父亲出事后,万般无奈下他只能休学回家照顾父亲,但是他不知道该如何帮助父亲维权,他想到了寻求媒体的帮助。我能清晰地感受到电话那端只有19岁的男孩充满了无助和绝望。但是作为刚刚步入电视的新员工,我除了认真详细地把事件记录下来,交给当班主编外,我什么也做不了。同时在巨大的心理冲击下,甚至我连句安慰鼓励他的话也没有讲。那一刻我明白,向媒体求助的人,很多都是无法通过自身努力而改变当前巨大困境的人。而那一刻产生的无力感和悲悯之心也鞭策我不断向前,直至今天。
2016年我做了一档生活服务节目,节目中有一个和观众互动的环节,是走进热心观众家里给他们送礼物。有一天我们按照地址来到观众所在的小区,采访车刚停稳 一下车,我就听到有人在喊我的名字。顺着声音我抬头看到6楼的窗户探出一个脑袋,她是一位笑容满面的中年阿姨。一进门,阿姨就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随后她询问两位随行的摄像老师叫什么名字。当两位摄像说了自己的名字后,令我惊讶的事情发生了。她几乎一口气罗列出了栏目几十名幕后工作人员的名字,其中有出现在小片里,屏幕下方字幕很小的记者摄像,也有出现在片尾跑码飞快的制片人、主编、化妆师等等。这时我突然发现阿姨的手和脚都有些不对劲,关节严重变形,后来了解到,她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年,由于家里楼层高没电梯,基本无法出门。所以啊,平日里她都会打开电视,锁定她最喜欢的到频道,从早到晚看完所有的节目,每档节目从首播,看到重播,再看第三次复播。阿姨说,电视是她的伙伴,而电视里的我们是她最熟悉的朋友。阿姨的故事让我明白,这个职业所赋予我们的某些价值,来自最普通的三个字——被需要。/为了惠及更多被需要的观众,经过多方筹备,我们在节目里开辟了手语主持人小窗,我们的节目也成为了青海省13万听障人士的伙伴,同时成为了全国首档带有手语的生活服务节目。
电视为我提供了施展梦想的平台,幸运的是我赶上了民生新闻节目鼎盛的末班车。以前会有边远藏区的观众给我来信;走在大街上,时常也会有叔叔阿姨拉着我的手对我说:凯云,我喜欢你们的节目。
然而在媒体融合发展的今天,透过不断下滑的收视率,传统媒体的从业者或多或少会有一些落寞,曾经的无冕之王似乎不那么被需要了。受众收视习惯的改变,和媒体传播途径的变革,让我们陷入一种危险境地。如何迎难而上,顺势而为,坚守新闻人的初心,就成为了摆在我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让我不断充实知识结构、开阔视野 、掌握全媒体采编播技能,把更好的节目呈现给观众,带着困惑我来到了博尔顿项目。
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选择新闻传播这个领域需要巨大的勇气,因为它似乎是永远活在未来的学科,你永远都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如果此刻的你心怀一点点新闻理想,那就带着满腔赤诚,不断超越现有智识,围绕未来建设自己的知识结构。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刘潇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