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北外校歌唱的,‘人民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学校和学生们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业界导师就到哪里。”在简单而不失隆重的业界导师聘任仪式上,来自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日报、中新社等媒体的13位资深编辑、记者、主持人从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韩宝成常务副院长和yl12311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姜飞院长手中接过了聘任书,受聘成为学院2021级34名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业界导师。
2021年12月29日,北外yl12311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简称MJC)研究生业界导师聘任仪式在西校区国际大厦317教室举行。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韩宝成、yl12311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杨文、院长姜飞、副院长刘滢、国际新闻系主任吴梅红、国际传播系主任王晶及MJC班全体同学出席仪式。仪式由MJC项目主任魏伟教授主持。
韩宝成院长向所有受聘的业界导师表示了由衷的感谢,指出业界导师的加盟将助力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项目“双导师制”的推行。韩宝成表示,该项目通过校内学术导师与校外业界导师联合指导的方式,加强了新闻传播院校与新闻传播实务单位及管理部门的沟通和交流,实现了全过程育人,在“产、学、研”有机结合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有望提升学生的业务水平和实操能力,提高学生就业质量、拓宽就业渠道。
杨文书记表示,业界导师是所在行业领域的资深专家,有丰富的媒体工作经验。聘请业界导师将为学生搭建第二课堂,拓展其实践平台,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学院希望同业界导师们一起培养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三有”人才以及具有中国深度、全球广度、人文高度的跨文化交流引领者。
新华社体育部副主任、国际奥委会新闻委员会委员、国际体育记者协会媒体奖终审评委周杰代表业界导师们发言。他表示,“业界导师”既是一种荣誉,也是重任在肩,希望可以和其他导师一起传承业界经验,让学生们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尽最大努力帮助学生们实现新闻理想。
吴梅红主任代表学院教师发言。有14年一线行业经验的她表示,业界导师能带给学生的绝不仅是一次在场式学习的机会,更有对新闻理想的感召和对新闻职业的认知。她同时鼓励学生们不仅要做谦逊的学习者,更要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做内容的创造者和团队的贡献者。
学生代表李敏知表达了渴望实践锻炼的心声,并感谢业界导师们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指导“新闻小白”们初窥门径。在随后举行的导师见面会中,学生们与导师相互交流以加深了解并匹配“在场式”实习的岗位。姜飞院长向业界导师们介绍了学院的发展规划并听取了导师们对学院和学科建设的建议。
以下为业界导师精彩发言集锦(导师按姓氏字母排序):
《体坛周报》副总编辑曹亚旗:
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体育赛事的传播,让体育精神被更多的人了解和接纳,用微光聚集成强大的光束照亮体育大市场。
新华社研究院主任编辑陈国权:
新闻传播从业者可以既熟悉媒体行业运作规律,又专注学术研究。把业界和学界经验结合起来,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机会。
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范学帅:
新闻传播技能的提升需要在实践中真抓实干,可以考虑专门为学生开设新项目助其成长。北外yl12311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的老师们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的奉献精神值得赞赏。
新华社音视频部主任记者高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文字语言要和视听语言结合起来,才能做好对外传播。欢迎同学们加入“Show Me China”栏目,多创作优质内容,多了解海外受众需求,一起做有创意的新闻作品。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传播规划局
高级编辑、海外评估核查处处长李宇:
国际传播的核心是讲好中国故事。结合同学们的兴趣,本着为学生考虑的原则,提供相应的实践机会,助力学生成长。
新华社对外部评论专题室副主任
缪晓娟:
新闻视频拍摄剪辑工作强度大,节奏快,经常出差和熬夜加班。新闻学子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欢迎同学们加入“中国说”栏目,在实习岗位上不断历练自己。
新华社国际部编辑、前常驻联合国
记者史霄萌:
教学相长,业界导师和研究生可以互相学习,彼此促进。学生收获实习经验,导师在与年轻学子的交流中能获得更多新闻写作灵感。
字节跳动体育bd负责人、抖音体育
负责人夷博玮:
希望以体育作为对外传播的窗口,带领学生们在字节跳动旗下的产品中开阔眼界,更好地传播中国故事。
北京广播电视台京津冀之声
副台长张红力:
传统媒体的转型需要和实地调研走访新媒体平台结合在一起,未来同学们可以参与进来,实现更大程度的“产学研”融合。业界导师给同学们带来有价值的实践方式,做新闻就是发现价值、传播价值,并在实践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中国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海外社交
媒体部总监张少伟:
《中国日报》以海外传播为己任的立报理念和国新学院的人才培养理念很契合,希望未来一起培养既有高标准语言能力,又有全媒体实操能力的学生,共同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新闻社视频部主编曾鼐:
新媒体不仅是一种产品,更是一种理念思维的转变。在新媒体领域工作不仅需要业界经验,也需要学术支撑,未来的新媒体传播属于“Z世代”,希望和同学们共同进步。
文字丨黄智琪 黄建平
图片丨周林尊 黄智琪
编辑丨黄智琪
排版 | 苏兰紫钰
审核丨刘滢 吴梅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