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影像沟通世界|北外国新I影像工作室成立

作者:时间:2022-01-09点击数:

2021年12月30日晚,北外国新I影像工作室成立仪式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东校区阿语楼国会厅举行,10位学界和业界专家受聘为工作室指导老师。仪式上同时公布了工作室LOGO设计大赛获奖名单。

yl12311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杨文、院长姜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深度国际》栏目制片人吕涛、主持人栗忠民、编辑兼配音陈鑫,北京新媒体集团高级产品经理张鹏举、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质量运营部编辑李雅莹等业界嘉宾出席。参加仪式的还有工作室指导老师邓秀军、魏伟、吴梅红、江皓、赵立诺、林斯娴、张楠和学生团队成员。仪式由副院长刘滢主持。

undefined

刘滢副院长主持成立仪式


在致辞环节,学院党总支书记杨文老师高度评价了I影像工作室的筹建效率,并对工作室提出三点希望:严格视频内容审核把关;利用资源优势,努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坚持开拓创新,打造精品,展现北外师生风采。


undefined

党总支书记杨文老师致辞


院长姜飞教授在发言中解读了“I”的含义。他说,“I”的谐音是“爱”,代表了“International”(国际),更是“I”(自我)。团队成员要从自我出发,超越自我,用影像沟通世界。I影像工作室的成立是学院重要历史时刻,希望在工作室负责人邓秀军教授的带领下突破小我,走向“大我”,记录时代,融通世界,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undefined

院长姜飞教授致辞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深度国际》栏目制片人吕涛向工作室的成立表示最诚挚的祝贺,提出工作室的成立是“学以致用,边学边用”的体现,是学界非常有益的实验探索。强调融媒体的“融”不仅是各类媒体物理上的融,还是学界和业界的融通。最后预祝工作室在新的一年虎虎生风,名声大振。


undefined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深度国际》栏目制片人吕涛致辞


工作室技术总监江皓老师表示将以专业精神认真审视图像视频,全力以赴带领大家学习更多技能,培养外语优势与影像技术相融合的人才。指导老师代表赵立诺在发言中表示,视听语言作为语言表达形式之一,是与国际化接轨的,工作室的成立让影像离我们越来越近,要在影像中超越爱,超越自我。学生代表、I影像团队队长汪彦孜表示,将会在I影像工作室这个崭新的平台,用Z世代的视角解读世界,用北外学子的身份捕捉校园的风采。


undefined

江皓老师、赵立诺老师和汪彦孜同学分别发言


工作室负责人邓秀军老师在总结发言中强调,国际传播是当下最主要的挑战和最大的机遇,媒介环境的变化决定了新媒体平台逐渐成为国际传播的主要渠道,而影像则是国际传播和跨文化沟通最有效的媒介形态之一。希望成员们在工作室中能够提升自我能力、服务学校、连接业界,争取更多与业界对接的机会。


undefined

I影像工作室负责人邓秀军教授总结发言


致辞环节结束后,杨文书记与姜飞院长为工作室各位指导老师发放聘书。获聘指导老师包括:江皓、栗忠民、吴梅红、陈鑫、张鹏举、毕苏羽、赵立诺、林斯娴、张楠、李雅莹。


undefined

杨文书记和姜飞院长给工作室指导老师颁发聘书


随后,《深度国际》主持人栗忠民公布LOGO设计大赛获奖名单,工作室LOGO正式对外发布。获得一等奖的是刘雨帆同学,获得二等奖的是董懿晨和冯钰林两位同学,获得三等奖的是吴陈茜、方诗月、陈怡筱、张思妍和樊宝宝等五位同学。获一等奖同学的作品经润色修改后,被确定为工作室的正式LOGO。


undefined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深度国际》栏目主持人栗忠民

宣布获奖名单


成立仪式最后,杨文书记、姜飞院长和吕涛老师等共同为工作室揭牌,并为工作室负责人邓秀军老师授牌。


undefined

I影像工作室揭牌


I影像工作室由yl12311线路检测(中国)有限公司融媒体实验室的老师牵头、学生骨干负责组织和运营,是全校学生开放性参与的视听节目创作和发布的创新实践平台。I(读音为“爱”)影像工作室的I,主要指的是“影像”的英文释义Image,同时,也是“国际”(International)和“互联网”(Internet)这两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因此,I这个字母明确了工作室的定位,即“用新媒体影像进行国际传播”。I,也可以指 Innovation(创新)、Invention(创意)和Intellection(创作),寓意师生们将要开展的创造性工作。


undefined

参加成立仪式的嘉宾、老师和同学们大合影



排版 | 潘晓霞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