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不忘初心,痛也愉快 ——从理想到现实:崔新钰专访

作者:时间:2016-12-11点击数:

“我希望我的话可以帮你们捅破那层窗户纸,让你们看到真正的驻外记者是什么样的工作状态。”崔新钰目光坚定、语气恳切地对记者说道。很多同学囿于外界对于战地记者过分包装和宣传的迷雾,但崔新钰的话可谓醍醐灌顶,为心怀疑虑的同学指明了方向。真正的理想是你看过了它最真实的样子,还依然坚守的东西。

 

钻进金字塔 梦想初体验

当崔新钰翻开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的摄影作品集时,他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了摄影的魅力。“那是摄影最好的时代”,崔新钰眼中闪烁着光芒,“在那个设备还不够先进的时代,能够产生这样摄人心魄的作品实在是太震撼了。”

然而,他真正萌生了想当摄影记者的想法,是因为读到了唐师曾所著的《我钻进了金字塔》和《从战场归来》这两本书。“当时还在读高中,看着唐师曾的书就像是在做一个又一个梦,梦里去了很多地方,见识了很多不同的人和事。”书中所描绘的激情昂扬的生活体验和火花四溢的个人英雄主义点燃了他青年时期的梦想。他说:“我也想做世界的眼睛。”

于是,初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专业的他,拥有了一台心爱的相机,开始了一场便车旅行,开办了第一次个人影展,晒出了自己最得意的照片。“那些照片我今天一张都不好意思拿出来,谁都有不知天高地厚的时候吧。”崔新钰笑道。

 

以勤为舟 精益求精

什么样的照片算是一张好照片呢?崔新钰提到了之前从曾璜老师那里学到的四点评判标准——第一是技术技法,就是照片的焦点实不实,曝光合不合适等。第二是视觉组构,即作为专业摄影对于图中元素的掌控力和组织力。第三是信息传达,就是照片是否成功传播了信息。第四则是艺术表意,是摄像作品可遇不可求的境界,也是摄影的至高追求。从基本技法到艺术境界,摄影功力也是一阶一阶地提升的。

好照片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是思想性。摄影真正需要的是视觉修养,而思考则决定了摄影师的深度。只有回归内心,向摄影本身去看,当摄影从一份工作变成了一份专注,作品才有可能被赋予除了记录现实之外更加深刻、隽永的价值。这也是崔新钰一直以来对于摄影表达所怀有的坚持。

摄影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当你举起相机的一瞬间,你就要下定决心拍出一张动人的照片,因为摄影没有补救的机会。“卡帕有句名言:'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每个摄影师都曾拍过烂照片,不过他们不会拿那些烂照片给大家看。”

 

穿越火线 体味人生

“中东的驻外经历是上帝的恩赐。”谈起驻外的时光,崔新钰的眼神中流露出怀念。在这个午后,一连串的驻外故事伴随着或美好或沉重的回忆,从记忆的闸门中缓缓流淌出来,描绘出崔新钰精彩又难忘的驻外生活。

那段时间,崔新钰可以为了拍一张好片子而四处奔走、加班熬夜,甚至直面生命的威胁。第一次挨催泪瓦斯的时候,崔新钰回忆道:“我根本没法控制自己,和想象中的不一样,我按照当地人说的方法拿湿毛巾捂着鼻子也不管用,还是防毒面具最管用。”他还告诉我们,作战地记者切忌拿着摄像机去拍天上的直升机和战斗机,因为从机上的角度看,下面扛着相机的记者和扛着火箭筒的恐怖分子没什么区别,很容易招致扫射。

“在那里的日子每天都很紧张,随时会有炸弹引燃,恐怖分子的目的就是要将人群置于无边的恐慌之中。”穿过战场的硝烟,这位新闻摄影记者更多地看见了现实本身。照片中那些来自遥远国度的奇闻和故事,那些或迷茫或憧憬的面孔,那异域土地上跃动的生灵,都蕴含了摄影所能表达和传递的力量。

 

在采访接近尾声的时候,一位记者向崔新钰表达了想当战地记者的愿望。他语重心长地说:“对于有些人,战地记者的职业是个流光溢彩的泡沫,捅破了就是虚无,所以我希望他们早点知道事实的真相。而对于有些人,即使要付出很多代价,他们都愿意尝试,那我就建议他们勇敢去做,全力以赴,因为你所经历的一切都有意义。”


人物名片

崔新钰,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就读于北京大学。曾有两年半驻中东摄影记者的工作经历,现就任于新华社。



崔新钰在接受采访


供稿/赵晟萱

摄影/李泓霖

记者/赵晟萱、马唯佳

【责任编辑:樊亚欣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